不詳
圖書文獻類 - 藝術圖像
碑碣拓本
大理石
1941~1941
寬:240 x 高:160 (cm)
原碑尺寸(寬):240.00 , 原碑尺寸(高):160.00 , 原碑尺寸(厚):0.00
祠地獻納者:
彰化市大埔叁叁九番ノ內、一建物敷地貳厘六毫。同所叁四壹番、一祠廟敷地九厘八毫八絲。同所叁四壹番ノ一、一養魚池叁厘壹毫四絲。計三筆壹分五厘六毫貳絲,鄭白派下:鄭錦加献金拾圓、鄭水文加献金貳拾圓、鄭鎮州、鄭氏甘、鄭氏慎。
彰化市大埔叁六番ノ一、一祠廟敷地壹分四毫貳絲,鄭連外加献金壹百圓。
收支明細報告:(自昭和三年至同十六年)
收入之部:獻納金壹八壹壹○六七、晉主金五六○○○○、後援金六○八○○○、神像金四九八○○、落成金壹七壹壹叁叁,計叁貳○○○○○。
支出之部:建築部貳四貳四貳八五、備品部八叁九九七、會議費八壹四六八、祭典費七五八叁九、神像費叁五貳○○、應酬費貳六壹八九、旅費壹七九叁叁、雜費叁七五七壹、落成費壹壹五六壹○、公納費五○九叁壹、源材木貳○○○○○、石碑建設費貳○貳七七、外埕修設準備未收金叁○七○○、計叁貳○○○○○。
右報告侯也。
一金壹千叁百圓也鄭以春,一金壹千貳百圓也鄭維仁、一金壹千貳百圓也鄭謹,一金壹千圓也鄭玉、一金壹千圓也鄭清江,一金八百圓也鄭孝慶、一金八百圓也鄭雲欽,一金七百圓也鄭知新,一現金叁百叁拾元神龕外五點叁百五拾元共金六百八拾圓也鄭陳平。一金六百圓也鄭孝七、一金六百圓也鄭阿鼠、一金六百圓也鄭帖,一金五百六拾圓也鄭永欽,一金五百圓也鄭啟元、一金五百圓也鄭載、一金龍柱五百圓也鄭錦成。
一金四百圓也鄭傳準、一金四百圓也鄭火炎,一金叁百七拾圓也鄭大摸代鄭步青,一金叁百五拾圓也鄭貽興、一金叁百五拾圓也鄭壎箎,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龍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連碩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連鉄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連興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錦地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隆盛代鄭新來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坤芳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慶、一金叁百貳拾圓也鄭鵠。一金叁百圓也鄭文降、一金叁百圓也鄭本地。
一金貳百六拾圓也鄭阿田、一金貳拾六拾圓也鄭光色,一金貳百五拾圓也鄭咸,一金貳百貳拾圓也鄭喬本、一金貳百貳拾圓也鄭泰然、一金貳百貳拾圓也鄭開。一神棹三點貳百元現金拾元共金貳百拾圓也鄭火來,一金壹百八拾圓也鄭厚照、一金壹百八拾圓也鄭見忠,一金壹百六拾圓也鄭宣,一金壹百五拾圓也鄭高山、一金壹百五拾圓也鄭進屘、一金壹百五拾圓也鄭水生、一金壹百五拾圓也鄭大胚、一金壹百五拾圓也鄭氏雪。一金壹百四拾圓也鄭興、一金壹百四拾圓也鄭槌、一金壹百四拾圓也鄭木生。一金壹百貳拾圓也鄭松筠、一金壹百貳拾圓也鄭火刀、一金壹百貳拾圓也鄭四蚶、一金壹百貳拾圓也鄭份,一金壹百拾五圓也鄭屘、一金壹百拾五圓也鄭炎。
一金壹百拾圓也鄭瑞源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耀捷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五常代鄭卿敏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錦水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有前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塗、一金壹百拾圓也鄭氏銀蟾。一金壹百圓也鄭隆、一金壹百圓也鄭聰、一金壹百圓也鄭芳葵、一金壹百圓也鄭金皷、一金壹百圓也鄭同發、一金壹百圓也鄭鴻祺、一金壹百圓也鄭新枝、一金壹百圓也鄭籐氏金清、一金壹百圓也鄭炎、一金壹百圓也鄭氏玉碖、一金壹百圓也鄭木、一金壹百圓也鄭德旺、一金壹百圓也鄭樹。
採拓
登錄號:19940010617
本物件為西元1941年(昭和16年)全臺鄭氏大宗祠建築一覽表拓本之一,詳列捐置宗祠土地面積以及收支明細,以昭公信。 全臺鄭姓大宗祠,倡建於西元1928年(昭和3年),其間因故停工;復經宗親會會眾之奔走勸募,終於西元1941年(昭和16年)竣工,坐落在臺灣中部之彰化。大宗祠奉祀鄭姓始祖位,次祀開臺國姓爺鄭成功神像。
鄭成功廟在彰化的建廟歷程,始於西元1917年(大正6年),彰化有一位鄭氏族人隨彰化天后宮至中國大陸湄洲天后宮進香,之後順道前往南安縣石井鄭成功家鄉的鄭氏祠堂參拜,並請回一座鄭成功神像,暫時存放在彰化天后宮祭祀。後來此地的鄭氏族人發起成立宗親會,並建祠供定期集會祭祀之用,此提議受到鄭氏宗親多人贊同,隨即募款籌建,於西元1928年(昭和3年)開工,歷時9年後落成啟用,即是今天的彰化鄭成功廟。
鄭成功死後,後人為感念其恩澤,開始建祠廟加以供奉,截至目前為止,全臺灣有高達一百多棟祭祀鄭成功的廟宇,這些廟宇若依鄭成功民族英雄、祖先、神明三種不同的角色來分,亦可以明顯分為紀念祠、宗祠與民間信仰廟宇三大類。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